-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邯郸文化 >

【纪实文学】山村路变

来源:网络 编辑:老 曲 时间:2019-02-25
导读: 人的触角伸到那,便会把路修到那; 路到那,人的行为才会方便到那。两年前,我来过王金庄,惊羡了王金庄人在石头山上建房修田的杰作,同时,领略到了他们为修房造田时修路所付出的辛苦。 先不必说为了连接山沟沟坑洼处用石块砌成的拱桥需要多少技巧,也不必
    人的触角伸到那,便会把路修到那; 路到那,人的行为才会方便到那。两年前,我来过王金庄,惊羡了王金庄人在石头山上建房修田的杰作,同时,领略到了他们为修房造田时修路所付出的辛苦。
 
先不必说为了连接山沟沟坑洼处用石块砌成的拱桥需要多少技巧,也不必细说漫长的街道用多少石条铺就时工程多么宏伟,还有那一千五百公里长的梯田有多浩繁,我先介绍一个主户修筑回家的门口路。
 
两年前,我随好友来王金庄的时候,一边走一边惊叹这片石头世界多么神奇,脚下的石板路多么坚固耐久,惊喜中从一条深长胡同走到村后,这里有一家刚翻修了的房子,几个人正在大门前的石坡上锻凿着一层层石阶。我奇怪这座房子运这么多物资石料,怎么建好了才修路?老乡告诉我,在修房前先把门前的石坡用石渣垫平,修成可以运料的临时路,为了运料方便,临时路要延伸到街面才相对平缓,等建好房子了再把石渣运走,然后再修自己门前的路阶。
 
听到这里心里一沉,如果说“原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是前人经验堆砌的路,是千万人踩出的路,是摸索加经验被日月认可的路。那种路经过无数人智慧的积淀,在成熟的技术和设备的支撑下筑成,而这里的石头路却在这闭锁的山谷里由自己的双手扒了自己修的临时路后再用自己的手一点点抠成。于是当我握住他那双充满老茧的手时,便像摸到了那一层层石阶跳动的脉搏,而把他们都看做是老石匠在某一天某一种心态环境下,针对某一处石头创作的作品。这些石阶便有了灵魂,变成了作家笔下的字,画家宣纸上的画。只不过作家的字可以适当多写或者少写,画家的画可以画多画少,而老石匠的石阶必须从家门口修到街面,街面上的路又要连接走到梯田的路,以及通往山外的路。
 
    饱经风霜的老石匠脸上永远看不出表情的变化,但他说出来的事用王金庄的话说,就像高山上放磙子 ——石对石(实对实)。
 
    老石匠还是小石匠的时候就常常出山去打工,翻过七水岭可以到武安,翻过大崖岭可以到涉县城。当时村里有句谚语说得好,上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无论大崖岭也好,七水岭也好,透明都是海拔近千米的山岭,是阻隔山里人出门的屏障,无论是吧山里的花椒、核桃等特产送出去,或是从粮站购回政府的补贴粮,都必须得肩挑驴驮。一步步,一次次,一年年循环着不变的脚步,踏着千百年磨不平的山石,寻着荒草中被踩出的稀疏,去追寻大山以外的憧憬。
 
    1964年修成桃花岭新路,汽车第一次开进王金庄时,全村老小都涌上村头,去看第一次闯进深山的庞然大物,联想这将要运出的丰收和运来的希望。那排场,不亚于当年长春汽车制造厂开出的第一辆汽车的情景。
 
    1979年,王金庄人民打通了大崖岭隧道,新秀的公路穿山而过,山里人终于可以坐上公共汽车方便地去涉县城购物,或去更远的地方去做工。。。。。。
 
被大山阻隔的人哪,用自己千年不干的血汗砸出了自己的石居、梯田、石阶、石路,他们也多么希望推开大山一侧,去亲吻外边的世界,同时也方便山外的人们走进大山,去体会先祖故事里的影子,来触摸石头远古的脉搏,品读“人定胜天”的种子在这片“愚公移山”的石头世界是如何生根发芽......
 
带着对王金庄的崇敬,还带着翻山越岭时接受颠簸的准备,我又一次去探寻那片传奇的石头巨镇。穿过309,进山的转弯处一座巨大的牌坊映入眼帘,上边赫然几个大字“王金庄景区”,牌坊中间一条宽阔的柏油路,以它特有身姿如风中的飘带优雅着指向大山的深处。司机轻踩油门,我们飘逸着溶身其中,不知觉便上了桃花岭。
 
驻足桃花岭,我们站在这条进山路的至高处俯瞰周围群山上的梯田都种上了各种药材,它们开满了各色花朵,迎着徐徐微风摇着手欢迎着进山的人们。岭上竖起一块巨石,上边写着“”,直觉告诉我们,这里的变化已经不是凭想象能说得清楚。
 
再往前走,沿路边都竖起了整齐的太阳能照明灯迷惑着我的感觉,这还去山村的路吗?确实是,在这条高规格路面上,顷刻间就看到村头的石碑,用不变的严肃,石石在在地刻着“王金庄”。并且,石碑旁边过去为了解决当地饮水困难修筑的蓄水池被棚了顶,在上边创造性地修建了广场。广场上亭台石栏,花草竟放。亭台后,老照片如数家珍,把王金庄的发展史,王金庄的古石文化和现代景观,一一展现在广场的文化墙上。老支书王全有带领村民劳动的塑像屹立在最前边,用他那永不服输的目光审阅着王金庄一天天的变化。
 
路,宽了,平了,再不是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坑坑洼洼。人,也变了,灵活了,再不是每天抱着锤笼的采石匠。主街道两旁开了超市,建了幼儿园。很多老乡把自己特有的石居四合院被改造成融合地方文化的“农家乐”接待中心。地方政府又在梯田旁修筑了“观赏路”,在水库边修筑了“亲水路”,王金庄人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着四方来客。
 
很有幸的是,我们碰到了正在这里指导工作的井店镇书记李海军。我们都述说这里的变化,感谢政府给予的支持。李书记的表现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他语重心长地介绍,王金庄有她自己特有的石头文化和魅力,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这份财富不仅是井店镇的,是涉县的,更属于所有的人类。我们在建设新王金庄的时候,同时心怀谨谨地保护这里的每一处特色民居和所有的石头文化。路,要宽,方便来观赏的客人;农家乐要突出山区风味,让客人品尝到绿色田野给我们的纯天然赠予,住宿上还要给他们提供石炕的体验机会,让每个来王金庄的客人都记住这个地方;每年的收获季节,我们都举办“花椒采摘节”,让客人亲手把山区的果实摘回去给亲友品尝;组织群众演地方节目,把自己的地方文化展现给大家,同时给客人提供ok设备,方便他们融合进我们的节目......
 
李书记讲起来滔滔不绝,他一边讲一边看着王全有的塑像,像是给他老人家汇报,又像是勉励以后的工作。他说,人们需要阅读王金庄的厚重,王金庄也需要世人的关注。保护王金庄的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开放王金庄的资源是我们的心愿,王金庄的建设不是依靠某几个领导就能做的更好,王金庄的建设任重道远,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路,还得继续延伸......
 
文//拙农
责任编辑:老 曲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邯郸文化
邯郸观察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冀ICP备18024633号-1 冀公网安备13042902000630
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Top